12月10日-乙年將臨期第2主日-悔改
洗者若翰便在曠野裡出現,為人施洗,宣講悔改的洗禮,為使人得到罪的赦免。
有許多人從猶太各地和耶路撒冷來到若翰那裡,承認自己的罪過,在約旦河裡接受他的
洗禮。若翰身穿駱駝毛做的衣服,腰間束着皮帶;吃的是蝗蟲與野蜂蜜。他宣佈說:「在
我以後要來的那一位,比我能力強,我連彎腰給祂解鞋帶子也不配。我用水洗你們,祂
却要用聖神洗你們。」
洗者若翰便在曠野裡出現,為人施洗,宣講悔改的洗禮,為使人得到罪的赦免。
有許多人從猶太各地和耶路撒冷來到若翰那裡,承認自己的罪過,在約旦河裡接受他的
洗禮。若翰身穿駱駝毛做的衣服,腰間束着皮帶;吃的是蝗蟲與野蜂蜜。他宣佈說:「在
我以後要來的那一位,比我能力強,我連彎腰給祂解鞋帶子也不配。我用水洗你們,祂
却要用聖神洗你們。」
“老齡是社會空間的一個特定部分,占了一個人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時間,有時有一些護理方案,卻沒有生存計劃”。教宗强調,“這是思考、想象力和創意上的一個空白”。“在這種丟棄文化中,年長者好似被丟棄的物品”。
教宗也告誡,不錯,“青春是極美好的,但青春永存則是一種極危險的幻覺”。“年長者有著與年輕人同樣的重要性和美妙。我們必須記住這一點:代際同盟是我們失去的恩典,在這丟棄文化和講求生產率的文化中,必須重新找回這份恩典”。
Read more主教團禮儀委員會提案,2021年主教團秋季會議議決:「按照傳信部2014年5月13日來函中的原則及教會法的程序處理。由於目前台灣地方教會的條件尚有差距,如有適當人選,可成立小組研究如何進行。」
今年,香港教區周守仁樞機及終身執事委員會主席陳志明神父邀請台北總教區終身執事籌備小組,參與「第3屆全球華人終身執事交流大會」。
Read more教宗方濟各回顧了他的前任保祿六世的思想,重提《民族發展》通諭中的建議,說:“我們應把花在軍備和其他軍事開支上的錢,用來建立一個消除飢餓的世界基金”(參閱:《民族發展》通諭,51號)。教宗方濟各補充道,為了繼續前進,需要“政治上的改變”。“讓我們擺脫狹隘的個人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束縛,這些都是過去的模式;讓我們擁抱一個共同的、另一個視野”,因為“沒有文化上的變革,就不會有持久的變革”。
Read more上主啊!願祢把天衝破親自降臨,高山在祢面前就會融化。祢從前曾經降臨,使山嶺在祢面前融化。這是人從未想到,耳朵從未聽過,眼睛從未見過的:祢以外,沒有其他的神對依靠他的人如此行事的。祢歡迎那些履行正義和紀念祢道路的人;祢發了怒,因為我們還是犯罪如初,常常背叛祢,但我們却仍將得救。我們好像都成了不潔的人,我們的一切善行都好似髒污的衣服,又好似乾枯了的樹葉子;我們的罪好似狂風一般地將我們捲去。沒有人呼求祢的名字,沒有人起來投奔祢。因為祢掩面不顧我們,將我們遺棄在我們罪惡的權下。但是,上主啊!祢是我們的父;我們只是泥土;祢是我們的陶工,我們都是祢手中的作品。
Read more圖片:法國哲學家和神學家布萊茲・帕斯卡(1623-1662年)
教宗方濟各頒布《人的偉大和不幸》宗座牧函,藉此紀念帕斯卡誕辰400週年。教宗稱這位法國神學家和哲學家“是伴隨我們尋找真正幸福的旅途中的夥伴”。
Read more「你們清楚知道,而每個人都該明白這一點,即:人人都是寶貴的,人的價值不取決於他的所有或所能,而是單純因為他是個人,帶著天主的肖像」。殘障或疾病也許會令生活更加困難,但絕不會讓生活不值得圓滿地善度。
Read more在常年期的最後主日,慶祝基督普世君王節。
慶祝耶穌基督為普世君王提醒我們,祂[基督]的國度特别是精神的及屬於精神事物的,在世俗化、無神論及人事更迭的世界中,只有耶穌基督永遠為王。
最後審判時的標準是愛,是具體的愛近人的行動,因為耶穌自己和一切受苦的人認同:「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
Read more本屆座談會的主題是「慈悲(Karunā)與純愛(Agape)交談,為治癒受傷的人類和大地」。聲明寫道:「作為佛教徒和基督徒,我們將佛祖和耶穌視為偉大的治癒者。」貪婪和罪分別是佛祖和耶穌所認為的苦難之源。二者均提出「愛與憐憫是驅散人心和世界黑暗的良藥」。佛教和基督宗教「千年來都採取了憐憫之道來應對人生的磨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