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乙年將臨期第1主日-醒寤






將臨圈,也稱嘉禾圈或將臨樹〔葉瑟樹(依11:1-10)〕,不是教會禮儀上的必須品,只是從德國傳遍歐洲,又傳遍各地的民間家庭習慣,以增加期待聖誕的氣氛。近年許多聖堂也以將臨圈(將臨樹)來增添將臨氣氛,但請注意:

  1. 千萬不要過度強調這習俗,以致淹沒「將臨期」和「聖誕節」的本來含義。
  2. 「將臨圈」與「聖誕節」另一習俗——「馬槽」的布置應相聯繫,以彰顯「將臨期」是期待基督的再度來臨(將臨首主日至12月16日,並用將臨期頌謝詞第一式),和重申追隨那已來臨的救主基督(12月17日至聖誕節,並用將臨期頌謝詞第二式)。
  3. 不要附加太多儀式、經文、讀經,更不要把點燃將臨圈蠟燭稱作禮儀,致使本來簡明的將臨期變得複雜。
  4. 「將臨圈」與「馬槽」應有關係,亦要注意與「讀經台」及「祭台」的關係。
  5. 以下是一項建議,作為參考。其中求主垂憐的祈禱意向,可自行按讀經發揮,但要與集禱經相聯繫。


“Awake O Sleeper” by Ike Ndolo | Contemporary Choir | St. Dominic’s San Francisco
Everlasting God (Chris Tomlin)


《天主教教理》

《天主教教理》668-677, 769:最後的考驗和基督在光榮中的再臨

0769   第一卷
標題	基督徒信仰的宣認(我信聖神)
內容	
「教會只有在天上的光榮中」,即當基督光榮地再來時,「才圓滿地實現」(1)。直到那個日子,「教會要在世界的迫害與天主的安慰中,繼續自己的旅程」(2)。此世,她自知是在充軍,遠離天主(3),「渴求完美的天國,並全力期望在光榮中與其君王結合」(4)。教會的以及世界藉著教會要達到的圓滿境界,必須經過許多大考驗,才能在光榮中完成。只有那樣,「所有的義人,從亞當開始,『從義人亞伯爾直到最後一個被選者』,都將在天父面前,團聚在普世的教會內」(5)。

《天主教教理》451, 671, 1130, 1403, 2817:「主耶穌,請來吧!」

1130   第二卷
標題	聖事性救恩計畫(教會時期的逾越奧跡)
內容	
教會慶祝主的奧跡,直到「主再來」和「天主成為萬物中之萬有」的時日(格前11:26; 15:28)。自宗徒時代起,禮儀就以聖神在教會內的嘆息說:「主,請快來!」(Marana tha! 格前16:22)而邁向其終結。因此,聖事分享了耶穌的意願:「我渴望而又渴望,同你們吃逾越節晚餐,……非等到它在天主的國裡成全了,我絕不再吃」(路22:15-16)。在基督的聖事中,教會已領受了她嗣業的保証,已經在分享永遠的生命,儘管仍在「期待所希望的幸福,和我們偉大的天主及救主耶穌基督光榮的顯現」(鐸2:13)。「聖神和『新娘』都說:『主耶穌! 來罷……來罷。』」(默22:17,20)。

聖多瑪斯將聖事標記的不同幅度綜合如下:「聖事是紀念性的標記,紀念過往,亦即基督的苦難;是指示性的標記,指出基督苦難在我們身上產生的效果,就是恩寵;是預示性的標記,因為它預先宣告即將來臨的榮耀」(1)。

《天主教教理》35 :天主賜與人恩寵,以接受啟示,歡迎默西亞

0035   第一卷
標題	我信-我們信(天主為人是「可及」的)
內容	
人有能力去認識一個有位格的天主的存在,但為使人能與祂親密交往,天主願意把自己啟示給他,並賜給他恩寵,好能在信仰中接受這啟示。不過,天主存在的証據能準備人接受信仰,並協助他確認信仰而不違反人的理智。

《天主教教理》827, 1431, 2677, 2839:認識到我們都是罪人

2839   第四卷
標題	主禱文
內容	
藉著大膽的信賴,我們開始向天父祈禱。在求祂的名受顯揚時,我們也求祂日益聖化我們。可是,在穿上洗禮的白衣後,我們仍不斷地犯罪遠離天主。如今在此新祈求中,猶如浪子回歸父家(1);在祂面前,猶如稅吏,自認為罪人(2)。我們的祈求是以「認罪」開始,同時承認我們的悲慘和天主的慈愛。我們的望德是堅定的,因為在祂聖子內「我們獲得了救贖和罪過的赦免」(弗1:7; 哥1:14)。祂教會的各種聖事,都標誌著祂的寬恕是有效的和不容置疑的(3)。

Be Watchful! Be Alert! – A Lesson Plan on Advent – Young Catholics (young-catholics.com)




「將臨期」的拉丁名稱Adventus有來到或駕臨之意。聖誕節前的四個星期,稱為將臨期,是為準備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降生成人而設的。按主日彌撒讀經,以三年(甲年、乙年、丙年)為一個循環。而平日彌撒讀經,以兩年(單數年、雙數年)為一個循環。

將臨期第一主日就是每個新的禮儀年的開始:是教會的新年。將臨期的主題或意義可歸納為以下四大點:

  1. 紀念天子取人性降世的奧跡
  2. 紀念人類得救的奧跡
  3. 期待基督的降臨(此時此地藉聖言和聖事)
  4. 期待基督末世的再度來臨

將臨期每主日有獨立主題,今年是乙年,教會禮儀年主日福音選讀如下:

第一主日-醒寤 (福音選讀:谷 13:33-37)
第二主日-悔改 (福音選讀:谷 1:1-8)
第三主日-喜樂 (福音選讀:若 1:6-8, 19-28)
第四主日-厄瑪奴耳 (福音選讀:路 1:26-38)

第一主日:「你們要醒寤!」:我們應當謹慎,要時常準備,因為我們不知基督甚麼時候來到。

第二主日:「當預備上主的道路,修直衪的途徑!」:我們要真誠祈禱,忠實地聆聽主的話,在愛德中日漸成長,也讓聖言在妳、在你、在我身上「成為血肉」。

第三主日:「有一位站在你們中間,是你們所不認識的。」:我們要生活出上主的喜訊,主的日子已臨近了,我們要準備好迎接祂的再度來臨。

第四主日:「妳的胎兒也是蒙祝福的。」:聖母接受上主的聖言降孕,她在生活的崗位上,承行上主的聖意,我們應效法耶穌基督的「聽命」,聖母的「服從」。

「將臨期」也包含期待基督末世再度來臨之意。「再來」一詞在希臘文化上是有特殊意義的,它尤其指某神的光臨或某帝王的駕臨而言,並不是普通的來到或來臨。新約本著希臘文化的這個固有觀念,用以專指「上主的來臨」(參閱得前2:19;3:13;4:15;5:23;格前15:23;瑪竇福音24:3,27,37,39;雅5:7,8;伯後1:16;2:4,14;若一2:28),祇有一次是指示假基督的來臨(得後2:8,9。思高譯本正確地譯作「來到」)。

在舊約時代先知們曾經不斷地報告「上主的日子」的來臨,達尼爾更強調「人子」的來臨(達7:13)。這種觀念亦進入了新約中:「天主的國」業已來臨(谷1:15),救援已到(格後6:2),時期已滿(迦4:4; 弗1:10),末世在即等(格前10:11);並且在新約時代的祈禱中,「主的來臨」成了當時祈求的對象之一:「吾主!來吧!」的阿剌美文「Maranatha」禱詞,竟成了希臘化的呼求(格前16:22)。

主,耶穌的出現共有兩次:一次是於白冷的降生,第二次是在世界的末日。雖然聖教會,尤其教父們,不時將兩次的出現,都稱作「來臨」,但在新約上似乎各有其專用的術語:即將第一次的出現稱為「顯現,顯示」,第二次的出現稱為「來臨」(更好說是「再來」或駕臨)。

聖保祿更清楚地刻劃出主來臨時的種種步驟:天使吶喊,號聲大作,隨從出現,興高彩烈的,他戴著尊貴的冠冕,披著偉大的光榮,聖人們圍繞著他,死人們復活起來前往迎接,在天空雲彩中與他會合,其後就是公審判的出現(得前4:16-17; 格前15:23-28)。

若14:2-3:耶穌若不先進入父家,誰也無法進去;若耶穌不以自己的死亡與復活,「拆毀了中間阻隔的牆壁」,使信友「纔得以進到父面前」(弗2:14,18),無人能進入天國,享受父家的永樂(13:31; 17:19);反之,耶穌死去,復活、升天後,宗徒才能進入父家。為此耶穌說:「我必再來」(14:3)他要再來接他們到那裡去。但什麼時候耶穌再來呢?是到世界末日他來呢?(21:22-23;若一2:28)或是宗徒們逝世時他來呢?或是又指世界末日又指宗徒們逝世兩層意思呢?我們認為第三種意見更合若望的道理,並且更合於耶穌說這話的目的:安慰憂悶的宗徒。

但是耶穌何時再來這個問題,卻的確使初期教會的信徒恐慌不安;保祿甚至相信他自己在未死之前,就可能見到主的來臨(得前4:15-17;格前15:51-52)。不過,保祿也不得不承認,主來臨的日期是在不知之數。故此時時應當提高警覺,恆心等候,猶如防備盜賊。現在是耐心等候的時期,是受苦受磨難及試探的時期,在這個等候的時期中,應照常工作。他自己也繼續傳教,建立教會,努力不懈,又似乎主的來臨並非是迫在眉睫的急事似的。當得撒洛尼的教友們為了主來臨的事忐忑不安之際,保祿給他們指出了兩個主將來臨的確切徵兆:背叛教會及假基督的出現(得後2:8-10)。上述保祿的道理與福音上的思想是一致的:「至於那日子和那時刻,除了父以外,誰也不知道,連天上的天使和子都不知道。」(谷13:32; 見瑪24:36;伯後3:8-10)。其實,按照保祿及福音的道理,主耶穌「再來」之遲早及何時來,都是無關重要的,最主要的是應當時時醒寤振作,「將你們整個的靈魂和肉身,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來臨時,保持的無瑕可指」(得前5:23;見得前5:1-11)。默示錄亦以等待的心情,以祈禱的方式作全部聖經的結尾:「主耶穌,你來吧」!(默22:20)。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的確,新約時代的教會,好似在以不安的心情等待著耶穌的即將來臨,有不少的語句,好似在指示主的來臨已指日可待;但是,這種心情的流露,以及急切的希望,究竟有什麼真正的意義及價值,學者們各有自己的看法及解釋。不過無論如何,熱切等待及關心耶穌再來的心情,對整個教會的信友們來說,是有重大意義及價值的,因為它使信友更專心致力於上主的事務,更以希望及愉快的心情,來善度此生,更以完全依恃及愛慕的心情,來準備及淨化自己的心靈。

我們照主的話告訴你們這件事:我們這些活著存留到主來臨時的人,決不會在已死的人以前。因為在發命時,在總領天使吶喊和天主的號聲響時,主要親自由天降來,那些死於基督內的人先要復活,然後我們這些活著還存留的人,同時與他們一起要被提到雲彩上,到空中迎接主:這樣,我們就時常同主在一起。(得前4:15-17)

網路鏈結:將臨期 (乙年)(Advent, Year B) | 董思高聖經中心 (dsbiblecentre.org)



舊約中有關人子回來時形象化的描述:

「在牠們面前,大地為之震盪,諸天為之動搖,日月為之昏暗,星辰為之失光」(岳2:10)。

「那麼,上主你的天主必轉變你的命運,憐憫你;上主你的天主必從分散你去的各民族中,再召集你回來」(申30:3)。

「那時,天上的眾星與群宿不再發光,太陽一升起即變為昏黑,月亮也不再放光明」(依13:10)。

「天上的萬象必將解體,諸天要如卷軸般捲起;天上的星辰必將隕墜,有如葡萄葉的凋零,有如無花果葉的萎謝」(依34:4)。

「我仍在夜間的神視中觀望:看見一位相似人子者,乘著天上的雲彩而來,走向萬古常存者,遂即被引到他面前」(達7:13)。

我們不難找到大量引用聖經參照的理由:作者利用傳統的默示式比喻來強調人子回來時將要發生的危機……人子的預言本身來自達7:13,亦在谷14:62,即耶穌在大司祭面前受審時重複。

儘管這形象是令人恐懼的,其目的鼓勵生活在惶懼日子的基督徒。它承認他們的痛苦,並應許:

──聖神要賜給他們說什麼話(谷13:11)。

──「那堅持到底的,必要得救」(谷13:13)。

──人子要「由四方,從地極到天邊,聚集他的被選者」(谷13:27)。

猶太人相信天主將把分散到各國的信徒再聚集在耶路撒冷(參閱申30:4;依11:11; 43:6)。他們的分散代表失去民族的團結……是他們不忠於天主的後果;(他們再次聚集一起,這將宣告)以色列透過回歸靈性和民族的合一而得救。隨著耶路撒冷和聖殿毀滅,人子將把信友聚集在他前,成為天主的新殿宇。這是鼓舞人心的,但也是費力的。耶穌注重處身可怕的考驗中的忠信門徒。他召叫我們要堅持到底,要醒悟。

33-37節:你們要醒寤

「33你們要當心,要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期什麼時候(希臘文:kairos)來到。34正如一個遠行的人,離開自己的家時,把權柄交給了自己的僕人,每人有每人的工作;又囑咐看門的須要醒寤。35所以,你們要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家主什麼時候回來:或許傍晚,或許夜半,或許雞叫,或許清晨;36免得他忽然來到,遇見你們正在睡覺。37我對你們說的,我也對眾人說:你們要醒寤(希臘文:gregoreite)。」

「你們要當心,要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期什麼時候」(33節)。在羅馬軍隊,守衛可能因為在當值時睡覺而遭處決。這聽來是苛刻的,因畢竟反映一個嚴峻的事實。準備是生死攸關的事。如果守衛睡著了,敵人便可以突破防衛,殺害守衛原本要保護的人。

靈性的醒寤跟肉身的安全同樣重要。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誘惑和使人分心的事物的世界裡。當我們屈服這些誘惑,我們(和我們的家人及朋友)將要承受後果。耶穌警告,「你們要當心,要醒寤!」

「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期什麼時候(希臘文:kairos)來到」(33節)。希臘文有兩個形容時間的字:

──Chronos與按年月順序排列的時間有關。當我們說在某特定時間行事,我們就用chronos的時間一字。

──Kairos與關鍵性的時間或決定性的時間有關──歷史中關鍵的時刻。當我們講論「坐失時機」,就是講論kairos的時間。

所以,當耶穌說,「你們不知道那日期什麼時候(kairos)來到」,他是講論那決定我們永恆的命運的關鍵時刻。

「正如一個遠行的人」(34節)。正如上文指出,34-36節是一個小比喻,講述有一個主人要遠行,他於是囑咐看門的須要醒寤。要注意「正如」一字的力量。正如一個主人要遠行(儘管天主沒有離開)。正如他讓他的僕人負責(儘管我們不是真正負責)。但是,我們要負責任……我們是管家……默示式的希望激勵我們工作,並宣佈基督的光榮就是世界的希望,而信徒的職責是活出那希望,警醒著。

「因為你們不知道,家主什麼時候回來:或許傍晚,或許夜半,或許雞叫,或許清晨」(35節)。這是羅馬的每夜的四次守更:

──傍晚更(下午六時至九時)

──夜半更(下午九時至子夜)

──雞叫更(子夜至凌晨三時)

──清晨更(凌晨三時至早上六時)

這些都是每夜的守更。我們期望主人在白天回來,但其實是不知道的!晚間是我們最不醒寤的時候,所以,耶穌的訊息是,我們必須完全準備好自己,即使在我們最沒有準備的時刻。

「所以,你們要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家主什麼時候回來」(35節)。如果耶穌不知道那個時刻(32節),我們當然不知道。耶穌告誡我們讓步給現世的標準和方式,卻要醒寤清醒,正如保祿再說的,因為白天已來到,在白天的光輝裡,已不再需要現世暗淡搖曳的燭光。

「免得他忽然來到,遇見你們正在睡覺」(36節)。就在下一章,當耶穌在革責瑪尼祈禱時,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睡著了。事實上,他將三次發現他們睡著(谷14:37,40-41),儘管他曾兩次請求他們醒寤(14:34,38)。更不幸的是,當耶穌被捕時,他們將離棄他,逃走了(14:50)。

「我對你們說的,我也對眾人說:你們要醒寤。」(37節)。耶穌所說最末一句警告語,是勸萬世萬代的人,對全人類的公審判以及對每一個人的私審判,亦即對自己的末日,早作妥善的準備。這日期幾時來到,本不關重要,重要的是各人善盡己職,常醒寤準備。

網路鏈結:將臨期第一主日(乙年) | 董思高聖經中心 (dsbiblecentre.org)


今天是將臨期第一主日,是教會新的一年的開始。將臨期的讀經邀請我們反省,迎接將要來臨的聖誕節,就是紀念天主子二千年前降生成人的奧蹟;同時也為主基督在世界末日時,將坐在光榮的寶座上審判萬民的第二次來臨做準備。今天的福音和第二篇讀經,主耶穌和保祿宗徒說的,都是基督再度來臨的日子。

  將臨期既是新年的開始,自然是一個喜樂的時期。聖誕節是一個最普天同慶的日子,連非基督徒都感染到聖誕祥和、喜樂的氣氛,基督徒聚居的地方當然更是如此。記得去年九月在菲律賓,街道上、商店裡已經看得到聖誕裝飾,廣播裡也聽到有人祝賀「聖誕快樂」,聖誕快樂的氣氛很早就瀰漫在空氣中。

  主耶穌第二次來臨的時刻,其實也是一個極為喜樂、讓人翹首以待的時刻。「上主啊!祢把天衝破親自降臨!」(讀經一)我們每次彌撒的禱文裡就有這樣一句:「上主,求祢從一切災禍中拯救我們……保佑我們脫免罪惡……使我們虔誠期待永生的幸福,和救主耶穌的來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把我們喜樂、希望的原因說得很清楚:「對大地及人類終究的時刻,我們一無所知,亦不知萬物將如何改變。但為罪惡所玷污的世界面目,必將逝去。天主告訴我們,祂將替我們準備一個正義常存其內的新的居所、新的天地,其幸福將要滿足並超出人心所能想到的一切和平的願望。那時,死亡將被擊敗,天主的子女將復活於基督內」(〈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39號〉

  但我們不要忘記,基督除了在過去和將來這兩個時刻到來,還有一個時刻,就是現在,每天。而且可以說,主耶穌在今天福音裡囑咐我們警醒準備他的第二次再來,是要我們在現時生活的每一天去發現祂、找到祂,不是嗎?祂曾許諾天天和我們在一起,直到世界的終結(瑪廿八20)。聖依納爵鼓勵我們要在一切事物上找到基督。只要我們有一顆期待的心,我們可以分辨出,主耶稣藉著每天發生的大小事向我們說話,傳達的訊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切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在天主的主導或容許下發生的,都是為了我們最終的益處,而且是為了把我們捏造成祂手中美麗的陶器(讀經一)。我們迎接主基督第二次來臨的最好準備,就是「好好地活在當下」。這也是主耶穌今天在故事裡說的,這行的家主把家務交給僕人們管理的意思。「僕人們」狹義上是指教會的訓導當局,廣義上則是代表我們每一個基督徒。

  但「好好活在當下」不僅是勤奮地工作,也是喜樂地生活。我們的喜樂不只在聖誕節的慶祝或主的第二次來臨,「現在」的每一天都應該而且可以喜樂的,因為每一天基督都與我們同在。天主教的信仰是一個喜樂的信仰。傳統天主教國家的人民,整體上來說是比較喜樂的,他們都愛唱歌跳舞,也愛喝那「舒暢心神的美酒」(詠一〇四15)。很可惜許多教外人沒有把基督信仰和喜樂連在一起,錯誤地以為跟隨基督就等於要過著苦兮兮的生活。苦兮兮的生命比沒有生命還不如。但追隨基督真的是與喜樂生命絕緣嗎?絕對不是年輕的「雷霆之子」若望宗徒追隨了主耶穌三年,與祂朝夕相處,同歡笑共哭泣後,在他的福音裡反覆見證了主耶穌和真生命的關係:「在祂(聖言,即基督)內有生命」(若一4);「信從子的,必有生命(便有永生)」(三36);「我來,是為叫他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十10);「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十四6):「為叫你們信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並使你們信的人,賴祂的名獲得生命」(廿31)。有主耶穌就有喜樂,我們記得在加納婚宴上,在瑪利亞和瑪爾大的家裡、在稅吏瑪竇家裡、在那里哥的稅吏匝凱家中,在被復活的十二歲小女孩家中……歷代基督的忠實門徒雖背負沉重的十字架,受了很多苦,但內心是平安喜樂的,像伯多祿、斯德望、安提約基雅的依納爵、亞西西的方濟、斐理,乃立、方濟、沙雷、小德蘭……都是如此。

  願我們大家在「新年」裡,每天都因警醒找到基督而得到喜樂,也使尚未認識基督的人因看到我們的笑容,而好奇詢問我們喜樂的緣由(伯前三15)。

網路鏈結:輔神禮儀研究中心:實用篇「主日感恩禮」_福音講道集(乙年)-曾慶導神父 (catholic.org.tw)


禮儀年乙年主日福音選讀

  教會禮儀年主日彌撒的福音選讀提供基督徒一個機會,透過對觀福音經文更為精確的認識耶穌。按著禮儀年輪替順序今年是乙年,由於教會在今年邀請全體信友,在主日感恩禮儀中一起聆聽馬爾谷福音,因此又稱為「馬爾谷年」。四部福音中馬爾谷福音最短,其中沒有敘述耶穌的童年故事,沒有報導復活主的顯現(谷十六9以後經文是後人加入的,不屬於馬爾谷福音的「原稿」),也沒有和聖神降臨相關的經文。因此,在「馬爾谷年」中,我們也會聽到許多其它福音經文,尤其是若望福音的內容。

將臨期聖經選讀

  將臨期是準備迎接耶穌基督來臨的時期,具有雙重的意義:一方面準備迎接耶穌聖誕節,以紀念天主子曾在歷史中來到人間;同時另一方面也透過這個思想,導引大家等待在末世之時基督的再度來臨。耶穌基督的第一次來臨,指向祂第二次的來臨;祂的第二次來臨,則使第一次來臨達到圓滿。

  這樣的雙重意義也清楚地表達在禮儀選經之中:十二月十六日以前,禮儀經文強調對末世的期待,由十二月十七日起,則著重於紀念耶穌誕生的歷史事實。

經文脈絡

  這個主日的福音選自馬爾谷福音「末世言論」的結語(谷十三33-37)。馬爾谷以整章的篇幅(十三章)記載耶穌向門徒們談論末世,主題是宣告末世來臨的必然性,以及教導門徒們在末世來臨之前如何在現世中生活。馬爾谷安排這段「末世言論」的目的,並非只是提供有關末世的「資訊」而已,而更為了激發基督徒團體,以相稱的方式在當下生活:他們應該把現世視為是宣揚福音的時間(谷十三10),以及警醒祈禱、抵抗誘惑、等候基督再來的時間(谷十三21-23)。

末世發生的時間

  在末世言論中,耶穌雖然強調了末世的必然性,但卻沒有確切地說出末世來臨的時間,因為「那日子和那時刻,除了父以外,誰也不知道,連天上的天使和子都不知道」(十三32)。既然末世的時間不可知,因此人真正應該關心的不是「末世何時來到」,而是「現在該如何生活」。今日的福音一開始,就是指出這個結論:「你們要當心,要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期什麼時候來到」(十三33)。接著再以一個「看門人的比喻」加以闡釋說明:

「正如一個遠行的人,離開自己的家時,把權柄交給了自己的僕人,每人有每人的工作;又囑咐看門的須要醒寤。所以,你們要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家主什麼時候回來;或許旁晚,或許夜半,或許雞叫,或許清晨;免得他忽然來到,遇見你們正在睡覺。我對你們說的,我也對眾人說:你們要醒寤!」

「看門人」的比喻

  這個比喻的重點在於強調遠行的家主,歸期無法預料,這個情況迫使看門的人(彌撒經文譯為「更夫」)警醒不寐。因為主人會在僕人毫不期待之時突然出現,因此僕人必須警醒等待,由於這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因此時時準備好的態度是必要的。

  比喻中的家主在遠行之前,把「權柄」(彌撒經文譯為「家務」)交給自己的僕人。這段話使人回想起,耶穌在召選十二位宗徒時,把「權柄」賞賜給他們(三15;六7;由此可見彌撒經文譯為「家務」實屬不當),使宗徒們能夠繼續他的工作。現在這相同的使命和相同的權柄也交給信仰團體,要他們在現世上去完成。

  因此,所謂「醒寤不寐」的意義,就是要門徒們(以及日後的基督徒)有意識地、負責任地永遠在將要來到的主前生活,並拒絕任何影響他或引誘他離開這個基本態度的事物。

綜合反省

  馬爾谷福音的作者經驗到末世的時間不可預期,因此以這段呼籲醒寤等待的經文,來綜合整個耶穌的末世言論。信仰團體意識到他們迎向人子再度來臨的日子,並且應該讓最後的結局決定自己的生命。他們不可只是游手好閒地等待,也不能狂熱地期待那日子的來臨,也不必猜測那日子何時會來到。

  這段經文和今日基督徒生活關係密切,面對末世的正確態度是,在高度的警覺之下跟隨每一個發生的事件,妥當而且負責的運用主所賦予的才能,有意識地時時準備好交出主所要求的成果。只要我們時時醒寤,認真地在信仰內生活,便能確保在末世之時,不被遺棄,而是被接納;不會迷途,而是被引入天父的家;不被審判,而是領取永遠的賞報。

網路鏈結:輔神禮儀研究中心:實用篇「主日感恩禮」_福音講道集(乙年)林思川神父 (catholic.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