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 聖方濟/聖五傷方濟(方濟各S.Franciscus Assisiensis)紀念

我的鳥姊妹,上主對你們滿是恩惠. 因此, 永遠要讚美天主。
方濟,你看,我的房舍傾倒毀壞了,去重修它們吧!(聖達勉堂 San Damiano)
聖方濟十字架

聖人於1182年在義國亞細西出生。少年時期生活輕浮。回頭改過後,捨棄遺產,全心獻身於天主,實踐福音聖訓,度貧窮的生活,向民眾宣講天主的仁愛。他為自己的徒弟訂立了良好的會規,為聖座所批准。他又為聖嘉蘭(加辣)女修會(又稱為「方濟第二會」)及在俗的贖罪團體(第三會),以及向外教人宣道的工作建立了基礎,1226年10月3日去世。

聖方濟是動物、商人、生態保育者的主保。他是一個跨時代的聖人,對任何時代中的人都具有吸引力,美國時代週刊在世紀交替之時,也將方濟選為二十世紀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人之一,我們由2015年5月24日教宗方濟各通諭《願祢受讚頌》 即可了解聖人是如何熱愛天主所造的世界,通諭中寫道:

「亞西西聖方濟

10. 我撰寫這份通諭,不能不提起這位深具吸引力及感染力的人物。當我被選 為羅馬主教後,就是以他的名字作我的指引和靈感。我相信聖方濟是關懷弱小、愛護整體生態的典範,他充滿喜樂並真心誠意地身體力行。他是生態研習者的主保聖人,同時得到非基督徒的愛戴,他特別關心天主的受造界、窮人和遭遺棄者。他愛,亦因他的喜樂、無私奉獻、廣闊胸襟而被人所愛。他既是神祕者,也是朝聖者,度簡樸生活,與天主、近人、大自然和自己處於美妙的和諧中。他向我們顯示了對大自然的關注、對窮人的履行公義、對社會的承擔及對人內在的平安,彼此之間的連繫是如何密不可分。

11. 聖方濟的生活見證幫助我們明白,整體性的生態學在要求我們態度要開放, 要超越數學和生物學語言的各個領域,並帶領我們進入做人的核心道理。正如熱戀中的人,當他注視太陽、月亮和最微小的動物時,會引吭歌詠,吸引萬物同聲詠讚。方濟與萬物交流,甚至向花兒講道,邀請它們「讚美上主,彷彿它 們也有思想。」他對世界的回應,超越理性的欣賞或經濟計算,對他來說, 每一個受造物都是他的弟兄姊妹,手足情深。因此,他感到被召照顧萬物。他的追隨者聖文德說:「既思索萬物根源,心中更加滿懷虔敬之情,稱一切受造物,不論大小,為他的『兄弟』或『姊妹』。」此一信念不可被抹殺成為幼稚的浪漫主義,因為它能左右人的選擇,決定我們的行為。如果在接觸大自然和四周環境時,不再抱持驚奇和讚嘆的開放態度;如果與世界聯繫時,不再使用友愛及美的語言,我們的態度就是主人、消費者、單純的資源利用者的態度, 不能為自己的即時需要設定界限。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感到自己與萬物緊密連 結,節制和關懷自然隨之而來。聖方濟的貧窮克己,不是虛有其表的苦行主義,而是更根本的追求:拒絕將現實世界變成純粹供人使用及操控的對象。

12. 另一方面,聖方濟忠於聖經的訓誨,邀請我們視大自然為一部令人讚嘆的著作,天主藉此向我們說話,讓我們一瞥祂的無限美善。「從受造物的偉大和美麗,人可以推想到這些東西的創造者」(智 13:5)。確實的,「祂永遠的大能和祂為神的本性,都可憑祂所造的萬物,辨認洞察出來」(羅 1:20)。因此, 方濟要求會院花園的部分地方經常維持原狀,讓野花及其他植物能自然生長。 人看到這些植物時,便舉心向上──美麗大自然的創造者。世界不是一個有待解決的難題,而是一個令人喜悅的奧跡,人應以歡愉讚頌之情默觀。」


另外,藉著追隨者對於會祖的描述 – 繼抒詠 – 可以了解聖方濟是如何的生活。
1. 聖德標誌新奇異常,方濟身上千古流芳;既甚美妙又甚慈祥,堪受人世永讚揚。
2. 新約規律福音精神,經由方濟傳授世人;耶穌君王訓令詮真,得在人間重振興。
3. 修會創新生活革新,舊日世界聞所未聞;訂立會規一體全遵,福音制度再度伸。
4. 適時規範重整由衷,與基督令本質相同;原本生活實行是崇,宗徒事業最高峰。
5. 舊繩麻帶束繫腰間,粗衣蔽體整潔簡單;飲食淡泊赤足奔顛,知足常樂無掛牽。
6. 世財世物天外浮雲,心思念慮惟有神貧;拋棄所有謝絕經營,毫無物累一身輕。
7. 尋覓幽靜意志高深,傷痛流淚吐盡心聲;自訟自承虛度光陰,不禁滿腔嗚咽情。
8. 離開人群退居山巔,伏地哀禱情甚悽慘;神魂超拔頓覺悠然,自願幽禁遠塵寰。
9. 避俗入山巖洞為房,心思昇華馳騁上方;淡忘下界仰慕天鄉,深謀能斷真堂皇。
10. 克己苦身補贖認真,徹底改變煥然一新;凡間俗務無意問津,天糧只從聖經尋。
11. 倏忽一瞬風雲變更,至尊君王自天顯形;方濟驚懼顫慄莫名,親見異象太分明。
12. 此種異象情況非凡,帶有基督傷痕印銜;釘孔血跡依然新鮮,驚奇無比心痛酸。
13. 聖潔身體烙印難藏,雙手雙足痛苦難當;右脅肋膀出現刺傷,斑斑血液滴成行。
14. 大聖方濟默感由天,諸多隱密未來機玄;神言聖訓奇能無邊,耳聞目睹甚了然。
15. 奇妙釘孔頓時出現,外面烏黑內底黃鮮;陣陣刺痛似蠍螫偏,刑甚苦重肢穿貫。
16. 五處傷口顯然易見,非為利器所傷所穿;亦非自然形成此難,忍嘗劇苦心甘願。
17. 十字聖號方濟身負,賴此奇能神力非常;三仇雖猛悉遭創傷,凱旋勝利確輝煌。
18. 懇祈方濟護我一生,危難期中保我安寧;使能盡力勤修德行,來日堪享天上榮。
19. 慈愛父親聖潔父親,我輩有幸作爾子民;願隨群聖步其後塵,渡過世海進天門。
20. 入爾修會生活方良,受爾薰陶列爾門牆;祈賜助佑如願以償,歡樂天上永無疆。


教宗方濟各2022年10月31日接見了為紀念亞西西的聖方濟各去世800週年的籌備機構,教宗在講話中强調,應在這位聖人的福音化生活中“找到跟隨耶穌的道路。具體地說,這意味著聆聽、行走和一直到邊緣地區宣講”。這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將從2023年開始,2026年結束。教宗在講話中首先提到自己牧職的稱號“方濟各”,他說,他曉得自己選擇的參照點是這位“深受愛戴,卻又不那麽被瞭解的聖人”,聖方濟各在8個世紀後仍然是個謎,正如馬瑟歐(Masseo)弟兄提問的那樣,“為什麼整個世界都在追隨你,每個人似乎都渴望看到你、聽到你、服從你?”教宗在講話中談到這系列活動的3個階段。

首先是在列蒂紀念聖方濟各於1223年擬定《會規》,以及在格萊齊奧搭建第一個馬槽。這邀請我們“在耶穌基督降生成人的奧跡中,重新發現天主的‘道路’”。

然後,在拉韋爾納紀念聖方濟各於1224年領受五傷的奇跡。按照但丁所説,這是使聖人相似被釘基督的“最後的印記”,它能進入深受痛苦折磨的人類事件中。

最後一個階段的活動是在亞西西進行,紀念1226年聖方濟各的離世。教宗指出,這項紀念揭示基督信仰的實質性問題:對永生懷抱的希望。


《聖方濟各受聖傷》,由埃爾·格雷考所作
1585年-1590年
《聖方濟的聖傷》卡拉瓦喬,1595年

「我們因為給予而獲得。」– 聖方濟


引用網路資料(引用日期2022年10月5日):



聖方濟生命的末刻,是如何的呢?他的心情及態度又是怎樣的呢?薛拉諾以喜樂及平安來描述:

…….

大概在寫成《聖方濟傳》的二十年左右,薛拉諾奉兄弟們的指令,於1247年完成了他的第二本方濟傳記,名為《一個靈魂所渴望的紀念》(The Remembrance of the Desire of a Soul,慣稱第二傳記,簡稱薛二)。他融合了新取得的資料,更細緻地反省聖方濟的經歷,以喜樂歡迎死亡:


「正值兄弟們慟哭之際,方濟令人取來麵包,他降福並擘開麵包後,分贈給每個人一小塊。他也令人取來福音經書,並令人由聖若望福音中『踰越節前……』這句話開始唸給他聽。他在追念主與其弟子們所舉行的最後晚餐。他做了這一切,都為了恭敬並紀念至聖聖餐,並表示其對兄弟們深厚的愛。
「他利用其去世前僅有的幾天,以頌揚天主,並教導其深愛的人們,與他一同讚美基督。他自己曾一依所能,開始誦唸:『我高聲向上主呼求,我高聲向天主求助。』也請一切受造物讚頌天主,並引用其早期所撰寫的語句,勸他們愛天主。他也勸人人畏懼和厭恨的死亡,來歌頌天主,並喜樂地迎接它,敦請它暫往在他那裏說:『歡迎,我的死亡妹妹。』


「他向醫生說:『醫生兄弟,請英勇地告訴我說:生命之門—死亡—就在眼前。』繼而向兄弟們說:『你們若看見我到了最後一刻,便把我赤裸裸地放在地上,就如你們前天所見到的一樣,並讓我死後躺在那裏,就如一個人不慌不忙地步行一英里的工夫。』時間終於到來,基督的一切奧蹟都實驗在他的身上,他遂幸福地飛昇至天主那裏。」(薛二217)

以上內容摘錄自:亞西西聖方濟的踰越 胡健挺 (hsscol.org.hk)





楊梅法蒂瑪天主堂 – 聖方濟鑲嵌畫

造物讚─太陽歌-Prayer of St Francis: Canticle of Sun (ofm.org.hk)

亞洲青年節香港教區團 – Let’s pray with St. Francis on his Feast Day… | Facebook



St. Francis of Assisi


不是「方濟各的」和平禱詞

文:伍維烈修士

撰於:2007年

轉載自:方濟會(小兄弟會)中華之后會省

「和平禱詞」肯定不是出自方濟手筆,也不是中世紀作品,因為學者從來找不到任何有這篇禱文的中世紀手抄本,在方濟會首七百多年的歷史,也從來沒有流傳過這篇禱文。

目前找到最早出現的「和平禱詞」,原來是二十世紀初的產物。這個「和平禱詞」的文本1912年首次出現於法國,印在一本小小的靈修雜誌《小鈴》La Clochett,是巴黎一個名為「神聖彌撒聯盟」善會的刊物。

這個善會由布卡瑤神父Esther Bouquerel(1855-1923) 於1901年創立。在《小鈴》雜誌中,「和平禱詞」命名為「一首美麗、在彌撒中唸的禱文」。梵二前,教友參與彌撒時,因為用的語言是拉丁,不是所有教友都 能聽懂所誦念的經文;所以許多教友會私下默禱,而這篇禱文便可大派用場。

「和平禱詞」很有可能是一位布卡瑤神父自己寫的,因為是他所創辦的善 會刊物首次刊登這禱文,但從來沒有證實過。數年後,在法國,有一位出版Souvenir Normand的公教周刊的路思倫侯爵Stanislas de La Rochethulon,他把這禱文連同很多不同有關和平的法語禱文,奉送到教宗本篤十五世。故亦有人猜是他作。

1916年1月20日,《羅馬觀察報》以意大利文刊登了「和平禱詞」。嘉柏樞機代表教宗鳴謝路思倫侯爵,在他的致謝信中,我們知道原來路思倫侯爵把這些禱文的對象都指向耶穌聖心。

1916年1月28日,「和平禱詞」刊登在法國的一份《十架》La Croix日報,這是有歷史檔案根據的。另外一個重要的歷史背景是,這個時候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水深火熱的時候,而這篇「和平禱詞」正好表達了人民的心聲。

1920年,這篇「和平禱詞」由法國雷姆斯Rheims的一位方濟會神父(他是第三會(即今天的在俗方濟會)的視察員)印在一聖方濟的聖相之後頁,標題定為「和平禱詞」,但仍沒有說是方濟寫的。

在這個印了「和平禱詞」的聖相中,圖中的方濟,一手拿著第三會會規,一手拿著這篇禱文,據說還有一行小字,說這禱文是方濟理想的綜合及代表了本世代的急需。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這首禱文廣泛地在歐洲流傳,亦是在這時翻成英文。

到1927年,一個名為「和平君王騎士會」(Les Chevaliers du Prince de la Paix) 的法國組織,那是一個由Étienne Bach創立的基督新教的運動,第一次把這首禱文說成是出自方濟手筆。

現在流行的英文版,則是出自1936年貝嘉比牧師Kirby Page (1890-1957)寫的書《活得勇》Living Courageously。他是一位基督門徒會(Disciples of Christ)的牧師,同時是和平主義者、社會福音者、作家及《明日世界》的編輯。他清楚地寫明「和平禱詞」是來自聖方濟。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及戰後初期,這首「和平禱詞」以「聖方濟禱文」為題,繼續廣泛流傳,特別因為史皮曼樞機主教Cardinal Spellman的書籍。從此,不但天主教及基督新教基督徒喜愛,亦得其他宗教信眾歡迎。「和平禱詞」被譜成許多版本的聖歌,原籍南非的 Sebastian Temple (1928–1997)的版本,深受愛戴;在英國王妃戴安娜的安息禮拜中,亦唱了這首歌曲。

不過,這首禱詞與方濟的精神卻互相輝映……

法文原文

Seigneur, fais de moi un instrument de ta paix.Là où il y a de la haine, que je mette l’amour.Là où il y a l’offense, que je mette le pardon.Là où il y a la discorde, que je mette l’union.Là où il y a l’erreur, que je mette la vérité.Là où il y a le doute, que je mette la foi.Là où il y a le désespoir, que je mette l’espérance.Là où il y a les ténèbres, que je mette ta lumière.Là où il y a la tristesse, que je mette la joie.Ô Maître, que je ne cherche pas tant à être consolé qu’à consoler,à être compris qu’à comprendre,à être aimé qu’à aimer,car c’est en donnant qu’on reçoit,c’est en s’oubliant qu’on trouve,c’est en pardonnant qu’on est pardonné,c’est en mourant qu’on ressuscite à l’éternelle vie.

Amen. 

中文

譯文一

主啊!讓我做你的工具,去締造和平:

在有仇恨的地方,播送友愛;

在有冒犯的地方,給予寬恕;

在有分裂的地方,促成團結;

在有疑慮的地方,激發信心;

在有錯謬的地方,宣揚真理;

在有失望的地方,喚起希望;

在有憂傷的地方,散怖喜樂;

在有黑暗的地方,放射光明;

神聖的導師!

願我不求他人的安慰,只求安慰他人;

不求他人的諒解,只求諒解他人;

不求他人的愛護,只求愛護他人;

因為只有在施與中,我們有所收穫;

在寬恕時,我們得到寬恕;

在死亡時,我們生於永恆!

譯文二

主! 使我成為你和平的使者:

那裡有仇恨,讓我去廣施友愛,

那裡有侮辱,讓我去散播寬赦;

讓我把信心給疑慮的人,

把希望給沮喪的人;

讓我成為驅逐黑暗的光明,

化除痛苦的喜樂。

主! 求你教我:

寧安慰人,不圖人安慰;

寧了解人,不求人了解;

寧愛人, 不計人愛!

使我深信:

給與了才有收獲,

原諒了才蒙寬赦,

犧牲到死才得永生!

譯文三

「和平之禱」

主,我願作你器皿,主,我願作你器皿,

主,我願作你的和平器皿.

哪裡還有憎恨,播下仁愛;哪裡還有傷痕,饒恕;

哪裡懷疑,生發信心;哪裡有絕望,盼望;

哪裡有黑暗,光明;哪裡有悲哀,喜樂.

哦!至聖主耶穌幫助我,不求盼望人來安慰我,乃安慰人;

不求被了解,乃求了解人;不求愛,乃去愛.

正當我給予,我就獲得;正當我饒恕,我就得饒恕;

正當對死亡,我就得生,得永遠生命.

得永遠生命.

譯文四

「和平的使者」 蕭泰然 詞曲 (台語)

主阿! 求你使我成做和平的使者, 在冷淡無情的所在 傳揚溫暖的愛心,

在怨恨歧視的所在 傳揚主極大的仁慈,

在軟弱懷疑的所在 傳揚堅定的信心,

在邪惡黑暗的所在 傳揚正義的光明,

在孤單失望的所在 傳揚救恩的盼望,

在苦難憂傷的所在 傳揚平安的快樂!傳揚平安的快樂!

使地上充滿真善美! 阿們!

英文

“Peace Prayer of Saint Francis”

Lord, make me an instrument of your peace:

where there is hatred, let me sow love;

where there is injury, pardon;

where there is doubt, faith;

where there is despair, hope;

where there is darkness, light;

where there is sadness, joy.

O divine Master, grant that I may not so much seek

to be consoled as to console,

to be understood as to understand,

to be loved as to love.

For it is in giving that we receive,

it is in pardoning that we are pardoned,

and it is in dying that we are born to eternal life.

Amen.

網路鏈結:不是「方濟各的」和平禱詞 | 鹽+光傳媒 (slmedia.org)


和平禱詞
聖84 太陽歌

延伸閱讀